NEWS
新闻资讯
古筒瓦的上下五千年
- 发布时间:2018-01-19
- 浏览次数:3846
- 来源:H.L.
- 分享到:
现在的古筒瓦主要应用在庙宇楼阁的顶部,在一些风景名胜区的复古建筑也常常能见到古筒瓦的身影。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被广泛使用,在以前也被称为筒瓦,现在它的全称则是仿古筒瓦。
战国时期除了数不尽的战乱之外,其实在这个时期的建筑材料也发展得非常成熟,如果没有硝烟的掩盖可能战国时期也会像盛唐那样繁荣。
战国时期的建筑业非常兴盛,砖瓦等制陶工艺也随之而生。比较有代表性的燕国筒瓦,瓦身镶贴的三角形黻黼纹,交错排列分成两组。这类瓦可能是当时覆在宫殿墙头上保护墙头的“护墙瓦”。燕下都故城东西长约8公里,南北宽约4公里。中间有一南北纵贯的河道将其分为东西两城。从东区出土的黻黼纹大型筒瓦看,当时燕下都的宫殿建筑是非常宏伟高大的。
发展到风气极为开放,经济繁荣的盛唐时代,仅仅是在长安建筑用的筒瓦规格就非常之多,最大的宽23.5厘米,厚3.1厘米,唇长4厘米,较小的宽15.2厘米和13.4厘米不等。在这些筒瓦中大多数经过磨光,呈漆黑色,少数则未经磨制,呈灰色。
之后的宋、元、明清,筒瓦依然是人们建筑封顶的主要材料之一,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风格。直到今天,仿古筒瓦不仅结合了现代简约元素,更隐藏着古代筒瓦的影子。